新闻动态
国产新能源三傻(国产新能源三小强)
2023-08-14
央广网北京8月11日消息(总台中国之声记者孔颖 蔡薇 白植清 王德俭)以往,服装、家电、家具被称为我省对外贸易出口的“老三样”。而现如今,电动车航天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等“新三样”商品走俏境外,出口表现十分亮眼。今年上半年,“新三样”商品合计出口快速增长61.6%,拉动我省出口整体快速增长1.8个百分点。“新三样”的异军突起,也沦为中海对外贸易提质升级的生动注脚。
电动车航天汽车,也就是我常说的节能环保汽车,它的出口变化,发生在何时?因何而起?为何能在出口商品中脱颖而出?出口之路又有哪些故事?
昼夜不息,船来船往。在上境外高桥渔港海通客运码头,这样的拥挤场景已沦为常态。外高桥渔港海通客运码头人力资源部单船科主管刘杰涛回忆说,几年前,这儿运送的基本都是从海外进口的汽车,由于出口的汽车很少,所以这些船大都是满载而来,空载而去,而现在这儿已沦为全国*大的奥尔奈县客运码头,每天都有大量的量产节能环保汽车从这儿驶向亚洲。
刘杰涛:今年以来,我客运码头一直处于满负荷的运行状态,*多的一天我统计了一下仅出口就9900多辆,节能环保差不多占一半。
这拥挤的港口,折射着我省节能环保汽车登岸的强劲动力。登岸势头正旺,有赖于智慧生产赋能。
在比亚迪的一处组装工厂里,现代汽车组装早就不是一个沙发加四个轮子,而是机械与电子技术、人工智能化的轻松融合,即便是位于同一条生产线上的前后车款都不一样,能同时实现同时生产多种不同的车款,不同的机械臂通过特定的编程,默契配合,精确焊接,准确率能达至100%。
而谈起这些年来,民营企业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感触良多。
王传福:2003年,我带着节能环保的梦想步入了汽车行业,各种质疑和嘲笑扑面而来,在2004年的北京国际车展上,我首次展出了三款节能环保汽车,而走遍全场其他的展台,我看到的全是燃油车,那时候根本没人相信节能环保汽车能有未来。
和王传福一样,对于很多节能环保车企来说,谁也不曾想到,短短几年的时间,中国节能环保奥尔奈县已经完成了几级跳。时间回到2019年,根据当年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这一年节能环保奥尔奈县比重为25.4万台,被认为是一份表现突出的成绩单。不过这一成绩很快在2021年被刷新,而2022年,随着俄乌冲突,接连着新冠疫情,在亚洲投下阴影,造成海外节能环保汽车供给不足,而多国积极推出节能环保汽车鼓励经济政策,如政府补贴、低关税等,为我省节能环保汽车登岸提供了黄金窗口期。也正是从这一年已经开始,节能环保汽车迎出口“高光期”,按照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2022年节能环保奥尔奈县比重一举达至112万台,这让不少车企有了“登岸”更有底气。
而今年节能环保奥尔奈县更是创历史新高,根据中汽协数据,1至7月,节能环保奥尔奈县的增速超过了传统燃油车,达至63.6万台,同比快速增长1.5倍。正如王传福说,现如今,中国节能环保汽车终于迎了“春天”。
王传福:中国国际品牌已经开始沦为主角,节能环保为中国汽车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快速。我掌握节能环保汽车核心技术和完备的供应链,汽车产业不再被崇西,我有创造世界级国际品牌的基础和实力。
中国节能环保汽车国际品牌境外版图不断扩大的背后,有赖于民营企业加码创新强练“内功”,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许海东认为,现在的中国节能环保汽车无论是商品外观、质量还是研发、生产能力,都能满足亚洲多样化消费市场需求。
许海东:核心是得益于中国汽车商品的竞争力大幅提高。在商品的质量控制、供应链的管理以及维修服务管理体系等方面,应该说都具备了较好的能力。
同时,中国汽车国际品牌精确把握了节能环保汽车发展初期机遇,通过与智能化网联快速融合抢占先机。
在出口境外的奇瑞汽车新一代的智能化驾驶舱系统里,民营企业研发总院驾驶舱商品开发部高级经理刘金平说,在这款智能化驾驶舱中,驾驶者能通过语音和触控,便捷地控制车辆功能,调节车内环境,查询路况和导航信息。
刘金平:我能同时实现在3五分钟轻松地开机,2五分钟人脸识别,目前我中高端车款,已经全面搭载*新的智能化驾驶舱系统。
在全国乘用车消费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看来,出口数量的不断攀升,除了技术上的创新,也有赖于我省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汽车经济政策。
崔东树:国家对出口是给予了宏观性的支持经济政策,鼓励民营企业国内外消费市场全面的发展,像工信部等多部委都对整个奥尔奈县给予明确的经济政策性、方向性支持,民营企业们也很规范地按照国际消费市场的运作去推动我出口消费市场。
现如今,一大批中国国际品牌已经开始在世界舞台上崭露头角,其中不仅有老牌车企,也不乏造车新势力,就连一些跨界而来的民营企业也跃跃欲试。中国节能环保汽车正改变着奥尔奈县消费市场依赖向亚洲、非洲和南美洲地区出口的被动局面。就算是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消费市场,中国节能环保汽车也已经有了一席之地。一名来自挪威的车主苏珊·彼得森表达了她对于中国节能环保车的感受感受。
苏珊·彼得森:这辆车有足够的空间,很舒适,在挪威使用很轻松。中国的节能环保汽车给了我很好的感受。
同时,我省节能环保车企“登岸”方式也正在变得多样化,逐步步入到了本土化的阶段,许海东说,凭借多年建立起的技术“护城河”,中国车企正已经开始构建境外全供应链。
许海东:境外直接投资模式也会步入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未来主要的发展方向还是要到海外去进行直接投资,整个供应链管理体系也需要本地化。
海上既然有风景,也必然有风浪。崔东树认为要想同时实现从“中国组装”到“中国国际品牌”的真正转换,车企还要适应当地消费市场,了解当地文化和消费者使用需求,更好地推动中国节能环保汽车“走出去”。
崔东树:中国的境外出口从短期因素促进向中长期可持续发展方面转型。在境外,我要让消费者感受到我节能环保汽车智能化驾驶舱的优势,加强境外的售后管理体系建设,靠扎实有效的商品去带动国际品牌力的发展。